
看这位浙大校友,为何被习大大点赞
汪力成,浙大MBA校友,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
“你们干得不错,要更上一层楼。”昨日,在中央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走到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面前,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此次座谈会上,汪力成作为全国民营企业的唯一发言代表,汇报了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开展情况,并提报实践意见和建议。
汪力成着重介绍了华立在泰国投资开发建设的泰中罗勇工业园。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境外平台,既扩大了自身市场份额,又拉动所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了税收、解决就业,发挥了民间大使作用,促进了两国文化融合,与所在国家与人民合作共赢。
泰中罗勇工业园的由来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沿线国家和人民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重大战略举措。汪力成表示,这正是华立集团作为民营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的极好机会。
华立走出去的第一站是泰国,从简单推销产品,到投资建厂,特别是2005年结合亲身体验,萌发了建设“泰中罗勇工业园”的构想,希望以他们的先走出去经验教训带引更多的后走出去企业。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泰中罗勇工业园已建成4.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80家中资制造业企业入园,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涉及汽摩整车及零配件、机械电子、通讯、光伏等行业,2015年入园企业实现销售额24亿美元,累计已实现销售总额65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超过2万人。
2015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为响应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号召,华立又启动了第三期建设,预计2020年前可全完成,建成后园区总开发面积将达12平方公里,可接纳中国企业300家。
“走出去”的华立方案
华立决定在泰国建设中国工业园是基于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趋势和需求,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市场行为。在当地,华立也找了有实力、有好口碑、有社会责任感的合作伙伴。汪力成透露,泰中罗勇工业园向中资企业提供包括目标市场调研分析、产业政策咨询、法律法规解读、投资优惠政策争取、投资注册审批代办、税务及金融服务策划、劳动力招聘在内的“一条龙”服务。这种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企业的入驻和发展。
“首先,建设境外工业园区应成为中国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有序、有效配置,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其次,中国制造走出去,有利于释放优势产能,助推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此外,通过境外工业园引导中国制造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有利于促进文化融合,发挥民间外交作用。”在汪力成看来,在中国过剩的产能不等于在国外也是过剩,同时中国的过剩产能也不都是落后产能,更不一定是污染产能。
座谈会上,汪力成提了两点建议:一、将境外工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二、切实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策落细落地落实。
是肯定、信任,也是更大的鞭策
谈到此次座谈会的感想时,汪力成向记者表示,此次座谈会中,他强烈地感受到中央对于跟世界融合,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带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意愿非常强烈。
“对于我们华立这样一个民营企业,这次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对我们是肯定、信任,也是更大的鞭策。未来,华立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坚定不移地搭建制造业的集聚服务平台。希望能通过我们走出去的先行经验和教训,帮助更多的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制造业走出去,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同时为中国企业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汪力成说。
(内容提供:浙江大学高端培训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zjuc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