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新闻中心

国家文物局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高级研讨班

时间:2018-09-13 | 点击次数:1330次

浙江大学培训快讯:8月31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家文物局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高级研讨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顺利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玉芝,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副主任楼锡锦出席了开班式。41名学员参加了本次高级研讨班学习。

顾玉才作开班动员讲话,他代表国家文物局向参加本次高级研讨班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期研讨班的办班背景和教学安排,强调了培训要求。他强调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学员们放松心情,静下心来学习思考,通过相互交流、碰撞思想,一同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本次高级研讨班,专业性强,教学形式多样。教学设计方面,突出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前沿性,共设置了5次专题教学、2次现场教学和2次主题研讨活动。课程主要包括“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创文化遗产事业新局面”“保护历史城市景观,让城市因历史而美丽”“文物活起来与文化产业”“十九大精神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在师资方面,研讨班专门邀请了国家文物局、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关学科专家教授。他们对所讲授的专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给学员带来启发思考。其中,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的课程授课地点设在了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课程开始前,学员参观了位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一楼的世界城市博物馆主展区。王国平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结合杭州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在高度重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念、认真总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杭州经验”、有效破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四大难题”四个方面谈了相关想法。

在主题研讨环节,研讨班组织学员分别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文物保护与利用领域相关热点难点问题、改革措施、经验做法进行讨论交流。两次研讨环节分别由国家文物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莉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张颖岚教授主持。其中,张颖岚主持的结构化研讨环节,设定了 5 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利用团队学习的方式就同一主题充分研讨,输出阶段共识成果,帮助学员找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突破口并输出成果研讨成果。

本次研讨班是在2017年9月首次承办2017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的基础上,第二次承接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培训项目。学校、学院对本期高级研讨班高度重视,与浙江省文物局、学校文博系等有关部门一起,充分整合了校内外学科资源和浙江文物保护相关工作经验,在课程安排、现场教学、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作出了精心安排,组建专门工作团队,认真研究、制定和落实培训方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zjuce@vip.163.co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