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残疾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开班,来自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残联的75名学员共同参加了上午的开班仪式,全国干部教育浙江大学培训基地副主任、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兆农、鄂尔多斯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敖正宜、包头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瑞平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
周兆农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各位学员简要介绍了浙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并就近几年浙江大学在成人培训领域所取得的发展和成绩做了介绍。
张瑞平理事长则对这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说明,针对此次培训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他指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举办这次培训,意义重大,首先要感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他认为首先要明确培训目的,为什么要参加培训?目前整个中国都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改革就是要淘汰落后的方式方法和思维模式,残联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新挑战就需要新思维;同时残联工作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康复、就业等全社会众多机构的的协助和支持,针对这种特殊性,就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此次培训就是针对这种特殊性,针对性开展的培训计划。我们既安排了课堂授课、又安排了线下交流互动、现场教学等板块。除了“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如何与残疾人进行有效沟通”、“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管理者的阳光心态与心理压力调试”、“ 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看浙江文化”、“ 国学与干部政治智慧”等课程内容外,还安排了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江干区湾湾托管中心、海鸣街道残疾人文化艺术长廊、“数字潮鸣”民生平台和“仁爱家园”工疗站、萧山区残疾人特殊康复中心等参观考察环节。
关于来浙大学什么,张瑞平提出三点学习任务,首先是学习杭州的经验和做法;其次是学习智慧的思考方法,追求新的思维方式;再次是学习浙大的好作风和好学风。
张瑞平又指出一定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各项制度下学习,并且要勤学互动。
(内容提供:浙江大学高端培训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zjuc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