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009年,中组部、教育部经过考察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浙江大学等13所著名高校建立了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浙江大学干训基地充分发挥浙江“三个地”优势和浙江大学的学科、人才等综合优势,切实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举全校之力创建一流的教育培训高地,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为实现教育服务社会、依托百年名校优秀师资而成立的高端培训中心。中心秉承学院“博雅专精、明体达用”的办学理念,以造就传承古今贤哲智慧、引领时代精神潮流、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将博大精深的人文智慧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博采众长,努力为学界、政界、文化界和企业界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中心针对党政干部的学习要求,在继承人文价值和传统智慧的基础上,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对策,汲取灵感,帮助党政领导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理念、开拓思路,提升决策水平。培训内容贴近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党政机关在政府管理创新、转变地区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变革能力的高素质领导干部。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学院教育培训事业紧紧依托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学、信息资源管理等一级学科多、学科交叉性好、高端师资多等核心竞争优势开展高端教育培训。学院主办的领导干部高级公共管理课程研修(包括办公室系统、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应急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七个方向)、农业农村振兴和浙江经验推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能力、企业家求是钜子高级研修等项目是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品牌项目。
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实行管办分离体制,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代表学院履行继续教育办学主体责任,负责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的高端教育培训的管理和服务,下设若干个教育培训事业部和教学教务事业部,负责培训项目的研发、开发和实施,目前有培训管理和服务的全职职员80人,各类专兼职高端师资600多人。我院每年承担全国各省、市、县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非学历教育培训达3万人次。
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实施“高端化、品牌化、全球化”战略,将浙江省独具的“红船精神起航地”、“市场经济改革开发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地”的“三个地”理论和实践优势结合学院“双一流”学科和师资,指导并运用于全国各地高端领导干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训、企业家战略管理以及智库决策高端研修等项目。
.png)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高级培训中心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推进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端化、品牌化、全球化”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培训,打造一流特色的浙江大学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品牌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浙大方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高级培训中心是负责学院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机构;是统筹开展学院各类培训的重要宣传窗口;是学院开展艺术与考古相关成果转化和接洽工作的业务部门。
高级培训中心重点开展艺术与考古方面的系列文创领袖类品牌培训、行业人员职业培训、领域人才高端培训,辅以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海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高端培训,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数字技术,将学院师生优秀成果进行宣传与推广。中心将依托学院极具特色的学科专业、师资优势并整合社会多方办学资源,最终形成校企融汇、中外会通的高端培训模式。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事业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以为国家、社会培养各类卓越人才为宗旨,秉承“求是创新”优良传统,依托浙江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优势和教育学院的教育学科、体育学科专业优势,开展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督学、校长、园长、中层、名师、教研员、骨干教师、班主任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系列研修培训,着重拓展和提升学员的价值领导力、教学领导力、组织领导力和实践转化力,重视视野格局、境界精神、管理能力、教育智慧和整体素养的提升。近年来,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先后承担了国培计划、浙派名校长(初中)、浙派名校长(高中)、浙江省 “领雁工程”(“培训者培训”)等高端研修项目,研修活动覆盖浙江、山东、广东、四川、河南、安徽、北京、湖北、江苏、江西、云南、内蒙古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打造了一批高端研修项目。在浙江大学满意度匿名调查中获得了极好的评价,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是浙江大学最权威、最专业的法学继续教育和高级研修培训机构。近十年来,在非学历教育培训、人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司法等系统公职人员、律师与企业法务人员等高端研修培训教育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已发展成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直属的重要办学部门。
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中心依托并融合浙江大学和光华法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领域的培训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和实力。中心在多年的培训工作中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团队,汇聚了一大批法哲学、公法学、私法学的著名学者,形成了基础宽厚、学科交叉、规范实证的学术模式和特色。对实务性较强的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精英及业务骨干培训,我们还将邀请相关部门的官员进行权威讲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现中心已逐渐成为浙江地区乃至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和实力的、以法学为主兼具综合性的培训基地,并作为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培训工作经验。为全国多个省(直辖市)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部门,尤其是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公证与律师机构领导和业务骨干开展培训和进修项目。现有40余个高端研修项目,其中以人大监督地方立法项目、政府依法行政与法治能力提升项目、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素能提升项目、警衔晋升与监狱干警能力提升、公职律师培训项目、高端律师新型业务能力提升项目、维稳信访专题研修项目、中青年领导干部项目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中心每年主办近300个班次,进修学员近2万人次。目前,中心的各类培训项目正朝着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地处国际级西湖风景名胜区,东临六和塔,南临钱塘江,西接九溪十八涧,北靠月轮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校区内古树成荫,山泉汩汩,小桥流水,松鼠嬉闹;红砖绿瓦错落其中,名家云集,学术淹灌,遐迩争传,散发出深厚的人文韵味,是难得的学习静养之所。我们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承担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和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中心自成立以来,依靠浙江大学强大的品牌优势,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师资力量,坚持研发和推广各类高校、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培训项目,已顺利完成各级各类培训项目三百余期,受到学员广泛好评。

根据学校整体部署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实行“管办分离”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流程,坚持“通过继续教育工作服务地方和社会,通过优质培训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的核心理念,通过举办高层次培训,加强了与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省内外市地县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等的联系,积极推进继续教育“高水平、高质量、高端化、品牌化、全球化”的“两高三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学院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中心通过建设完善课程库、师资库和合作伙伴库等“三库”,搭建我院继续教育的工作平台,为继续教育创设丰富优质的资源。特别是通过合作伙伴库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和联系,为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将始终围绕学校继续教育“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依托和发挥学院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创新,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有需求、效果好的品牌项目,做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举,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快速发展,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服务学校和学院“双一流”建设。
》》更多详细信息可登录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网站查询